資訊詳情
應對生豬產業低迷期的對策與思考--2009年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1-01-25 00:00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去年下半年,國內的生豬市場價格一路下跌,跌破每公斤12元,跌幅達35%左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生豬存欄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二是疫病進入有效控制期,前兩年的高致病性藍耳病有所緩解,豬場的產能提高;三是消費需求有所下降,受到金融和經濟困擾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產品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下降。生豬生產正在進入周期性的下降軌道,處于產業低迷期。如何面對和度過這道難關?這是從事這個產業的人士都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生豬養殖企業更需要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1、大規模的散戶養豬是影響生豬生產供需平衡的最大原因我國現有散戶養豬的出欄數量超過規模化豬場,雖然,近幾年生豬規模化企業發展很快,而且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但其規模總量還達不到散戶養殖量,也就是說我國生豬產業尚處在個體化為主并逐步向企業化轉變的發展過程中。個體化養豬的特點在于它的隨意性,價格高有利可圖就一哄而上,使得市場供應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到達虧損無法承受時就減少存欄或停養,大起大落,通過價格因素引起生產量變化來達到供需平衡,周而復始形成一定的規律性,這就是業內人士常說的生豬產業的周期性。完成這樣一個周期變化的時間一般
應對生豬產業低迷期的對策與思考--2009年
【概要描述】去年下半年,國內的生豬市場價格一路下跌,跌破每公斤12元,跌幅達35%左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生豬存欄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二是疫病進入有效控制期,前兩年的高致病性藍耳病有所緩解,豬場的產能提高;三是消費需求有所下降,受到金融和經濟困擾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產品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下降。生豬生產正在進入周期性的下降軌道,處于產業低迷期。如何面對和度過這道難關?這是從事這個產業的人士都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生豬養殖企業更需要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1、大規模的散戶養豬是影響生豬生產供需平衡的最大原因我國現有散戶養豬的出欄數量超過規模化豬場,雖然,近幾年生豬規模化企業發展很快,而且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但其規模總量還達不到散戶養殖量,也就是說我國生豬產業尚處在個體化為主并逐步向企業化轉變的發展過程中。個體化養豬的特點在于它的隨意性,價格高有利可圖就一哄而上,使得市場供應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到達虧損無法承受時就減少存欄或停養,大起大落,通過價格因素引起生產量變化來達到供需平衡,周而復始形成一定的規律性,這就是業內人士常說的生豬產業的周期性。完成這樣一個周期變化的時間一般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1-01-25 00:00
- 訪問量:
去年下半年,國內的生豬市場價格一路下跌,跌破每公斤12元,跌幅達35%左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生豬存欄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二是疫病進入有效控制期,前兩年的高致病性藍耳病有所緩解,豬場的產能提高;三是消費需求有所下降,受到金融和經濟困擾的影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產品供大于求導致價格下降。
生豬生產正在進入周期性的下降軌道,處于產業低迷期。如何面對和度過這道難關?這是從事這個產業的人士都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生豬養殖企業更需要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1 、大規模的散戶養豬是影響生豬生產供需平衡的最大原因
我國現有散戶養豬的出欄數量超過規模化豬場,雖然,近幾年生豬規模化企業發展很快,而且發展趨勢十分明顯,但其規模總量還達不到散戶養殖量,也就是說我國生豬產業尚處在個體化為主并逐步向企業化轉變的發展過程中。個體化養豬的特點在于它的隨意性,價格高有利可圖就一哄而上,使得市場供應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到達虧損無法承受時就減少存欄或停養,大起大落,通過價格因素引起生產量變化來達到供需平衡,周而復始形成一定的規律性,這就是業內人士常說的生豬產業的周期性。完成這樣一個周期變化的時間一般為3年左右,這種周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個體化養豬的特點所決定的。如何拉長這種變化的周期性,達到相對地穩定市場的目的呢,只有通過加大企業化養豬的生產規模,縮小個體化養豬的比重。根據我國國情,在近期內個體化養豬群體不可能消失,只有通過逐步實現個體化向企業化的轉變,散戶養殖向集約化和規模化養殖轉變,達到企業化生產量與個體化生產量之間的合理比例關系。企業化生豬養殖的特點在于,生產規模一旦形成后不會產生大起大落的情形,它的生產連續性較強,生產穩定性較強。而且有其個體化養殖所無法做到的防疫、疾控、優化等方面的優勢。也就是說擴大規模化養殖總量是實現生豬生產供需宏觀平衡的強有力手段之一。
2 、大規模的散戶養豬存在致命的疫病防控盲區
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爆發的高致病性藍耳病,對我國生豬產業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有多少豬場深受其害,有多少專家學者為此費盡心機。這種有變異的豬病毒引起的高流行性豬病,幾乎蔓延至80%以上的豬場。但是受害程度更廣的是大規模的散戶養豬和個體化養殖企業,究其原因是這些養豬戶存在致命的疫病防控盲區。一是免疫程序失缺或不完善;二是應對措施不得力;三是缺乏有效的防患意識和設施。有好多規模化大型豬場也出現過這種病,相對而言,都能有效化解,而且能做到更進一步的防患措施以保證安全性。散戶養豬存在的疫病防控盲區,不但危害自身的養殖安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對整個養豬產業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害,一方面是影響供需總量的平衡,另一方面影響了生豬防疫環境的凈化和豬病流行的可控程度。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加快實現生豬生產模式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的轉變。
3、采取適應豬場自身特點的措施和辦法,降低虧損
3.1 以凈化母豬為目的,適當降低存欄量。高致病性藍耳病雖然有所緩解,但是其變異病毒源的清除仍然是每個豬場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我認為,生豬產業低迷期間,是各豬場凈化母豬群的有利時機。因為,其變異病毒源存在于生產母豬體內的概率相當高,通過淘汰帶毒母豬來實現清除病源,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強有力手段之一。況且,目前的生豬價格已經跌進生產虧損區域,通過減少母豬存欄量來降低虧損也是一個不得已的辦法。各豬場可以通過檢測抗原等手段和生產原始記錄,對母豬進行徹底的排隊摸底。凡是對高流產率和生產死胎、木乃伊的母豬進行淘汰,一方面可以達到清除病毒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合理存欄減少低價虧損的目的。
3.2 調整技術措施,強化質量成本和生產成本核算。首先是合理調整飼料配方,在保證有效能量和營養供給的前提下,根據各種原料價格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飼料配方,特別是"蛋白粉"所引起的飼料質量摻假事件,要引起各豬場的高度重視。所有涉及蛋白含量指標的原料,都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比如高蛋白含量的魚粉、豆粕等原料。假如我們花了高價買了摻假的不合格產品,既影響了養殖質量,又增加了生產成本,所以必須嚴格把好質量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安全可靠的飼料方案和合理經濟的飼料配方。業內人士都知道,決定養豬成本高低的最主要因數是在于飼料,所以如何提高生豬養殖過程中飼料的吸收率和料肉比,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最重要途徑。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及時調整技術措施,從性價比、料價比角度出發,通過成本核算方法確定合理的技術方案,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合理生豬產業務環節的利潤分配
生豬產業由飼料生產銷售到生豬養殖再到屠宰加工這三個環節后,再與終端消費者見面。這中間存在各環節的利益關系,飼料行業的利益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原料生產地收成和價格的影響,二是飼料需求方飼養量的影響。一般來說,飼料的價格與生豬產量成正比,與生豬的價格成反比,即生豬產量越大,飼料價格就越高;生豬價格越低,飼料價格越高。這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可到了屠宰環節就不一樣了,由于定點屠宰造成白肉批發銷售的壟斷性,其市場的供應價不受毛豬價格的波動影響,或很少受到影響。也就是說毛豬價格下降時,其白肉供應價不是隨著毛豬降價而下降。這就造成了屠宰環節利潤的不合理暴漲,也導致生豬產業各環節的利潤分配不合理性。如果毛豬價格受其產品供需關系的制約,而屠宰后的白肉供應價不受毛豬價格的影響,這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生豬養殖企業的利益,其最終導致的后果是直接影響了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在生豬產業低迷期間,國家有關部門要適度發展規模化生豬養殖企業,有意識地、有效地做好對散戶養豬的控制發展和合理轉型工作,從宏觀角度實現生豬生產量和市場需求量的相對平衡,減緩由于供需矛盾造成市場價格大起大落的周期性變化,這是生豬養殖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的必由之路。同時,有效地建設全社會的疫病防控保證體系是生豬養殖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維持生豬生產供需平衡的基本保障。作為生豬養殖企業要在加強技術管理的同時,強化成本核算和質量成本管理,在生豬產業低迷期間,力求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經營虧損。要求政府和物價管理部門,干預和控制生豬產業各環節間的價格合理性,加強對價格的監管力度,合理利益分配,保護消費者利益,保護生產者利益,實現生豬產業真正按照市場規律有序發展。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COPYRIGHT?2010 北京中農牧公司 版權所有
CONTACT